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Z游戏网 (https://www.zyouxi.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单机游戏 > 单机资讯 > 正文

在英伟达成为信仰前,玩家崇拜的是另一个神教

发布时间:2018-08-10 02:11:33 所属栏目:单机资讯 来源:TGBUS原创
导读:副标题#e# 导语:英伟达下月要出新核弹的消息最近在网上甚嚣尘上,让玩家们又不得不开始暗暗掂量起自己的荷包。 当前PC的GPU市场英伟达一家独大:根据Steam今年6月的软硬件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英伟达GPU的Steam用户达74.32%。 在玩家心目中,英伟达甚至成为

201807273dfx13.jpg

其他支持Glide的知名游戏还有《极品飞车2特别版》《暗黑破坏神2》等。

1998年:走上巅峰

不过真正让3dfx进入大众玩家视野的还是3dfx于1998年初发售的Voodoo 2,最初售价同样是299美元。

相比前代产品,Voodoo 2新增了第二个纹理单元,可以实现单通道同时绘制两个纹理,并且配备8-12MB的显存,因而使得在一些使用多个纹理的多边形3D游戏场景中,这块卡比其他显卡都要更快。

201807273dfx14.jpg

对于高端玩家,Voodoo 2还提供了一种名为SLI的连接方式,即将两块Voodoo 2连接起来,每块负责屏幕上的一半扫描线。

这种技术将Voodoo支持的最大屏幕分辨率提高到了1024x768x16,比英伟达和ATI后来的类似技术早了6年以上。

据估算,那段时间3dfx在3D加速卡市场占有率达到80-85%,Voodoo系列成为了玩家的标配。

转折点

1997年初,3dfx开始进军游戏主机行业,参与了世嘉下一代主机Dreamcast的研发。

当时世嘉内部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团队:其一是日本团队,代号“大刀”,使用NEC的GPU方案;其二是美国团队,代号“黑带”,使用3dfx的GPU方案。

然而仅仅过了半年,世嘉忽然单方面宣布终止与3dfx的合作,并选择了采用NEC PowerVR芯片的大刀方案。

世嘉的决定打了3dfx一个措手不及,随后,3dfx将世嘉告上法庭,指责其为了获取技术而进行恶意交易。

双方一年之后达成庭外和解,世嘉赔偿3dfx 1050万美元。

世嘉终止与3dfx合作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分析师认为,世嘉选择NEC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NEC有曾为任天堂N64提供处理器的成功先例;

其次,与3dfx不同的是,NEC有自己的工厂,在产能方面能够保证;

第三,NEC与世嘉同为日本公司,在沟通成本上要极大的小于3dfx。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3dfx正在筹备上市,按照规定,公司必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投资者文件,文件中必须如实说明公司的业务及存在的风险。

当时世嘉正面临着与索尼和任天堂的竞争,因此与3dfx合作的事情肯定是秘而不宣的,且双方都签有保密协议。

按理说这件事情本可采用规避的办法,选择不在投资者文件中公开此事,但不知为何3dfx方面还是一五一十的全部公开了。

这自然让世嘉高层大为光火,因此立即终止了与3dfx的合作。这么说来,3dfx是自作自受。

至于是哪个原因才是主要诱因?除非当事人主动说明,否则外人无从知晓。

但鉴于双方已经在庭外达成了某种默契,可能个中真相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了。

1999-2000年:快速衰落

与世嘉的合作破裂似乎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在3dfx擅长的游戏领域,其并非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强。

1997年似乎成为了3dfx的一个转折点:1998年初,3dfx开始开发下一代产品“狂怒”(Rampage),产品计划以2年时间开发完成,然而直到最后公司倒闭,产品也没有能够推出。

1998年底,3dfx斥资1.41亿美元收购德国显卡大厂STB,从一家图形芯片厂商摇身一变成为为一家显卡厂商,并且从Voodoo 4开始,停止向第三方厂商提供芯片,这次收购,让帝盟、创新等诸多厂商转投竞争对手阵营。

1999年下半年,当英伟达推出GeForce 256显卡后,3dfx也体验了产品被竞争对手全面碾压的绝望。

(编辑:Z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