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伟达成为信仰前,玩家崇拜的是另一个神教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英伟达下月要出新核弹的消息最近在网上甚嚣尘上,让玩家们又不得不开始暗暗掂量起自己的荷包。 当前PC的GPU市场英伟达一家独大:根据Steam今年6月的软硬件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英伟达GPU的Steam用户达74.32%。 在玩家心目中,英伟达甚至成为了一种信仰,相关
英伟达下月要出新核弹的消息最近在网上甚嚣尘上,让玩家们又不得不开始暗暗掂量起自己的荷包。 当前PC的GPU市场英伟达一家独大:根据Steam今年6月的软硬件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英伟达GPU的Steam用户达74.32%。 在玩家心目中,英伟达甚至成为了一种信仰,相关段子和表情包在网上比比皆是。
不过在英伟达成为神话之前,玩家们崇拜的是另外一个名为“Voodoo”(巫毒)的神教。 据说在鼎盛时期,Voodoo曾占领了85%的3D加速卡市场份额,这是连英伟达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Voodoo由科技创业公司3dfx推出,其在短短几年时间中迅速占领了市场,又很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就像烟花一样,短暂而绚烂。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95年:PC 3D元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还没有GPU的概念,显卡只有2D功能,而3D全靠CPU来进行运算。但在1995年,事情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年,微软收购了一家名为RenderMorphics的创业公司,后来根据该公司的技术发展出了Direct3D,并逐渐演化成为PC游戏的事实标准。 同样在这一年,英伟达推出了其首款显示芯片NV1,并将世嘉土星上的3D游戏《VR战士》和《铁甲飞龙》移植到了PC之上。
不过当时的英伟达还完全没有名气,而NV1的性能也乏善可陈,因此并未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到了1996年,Direct3D被微软集成到了操作系统Windows 95 OSR2中,引发3D显卡革命的《雷神之锤》也问世了。 而这一年,市面上出现了第一批带3D功能的显卡,当时在国内见得比较多的包括S3的ViRGE,这款显卡拥有极佳的2D效果,但3D功能惨不忍睹。
Trident(泰鼎多媒体)9685,S3的老对手,带电视输出功能,售价170美元起,3D功能还比不上S3 ViRGE。
ATI的3D Rage II,支持DirectX,由于当时内存价格昂贵,这款显卡板载只有区区2MB显存,最高支持640x480x16位真彩,显存成为了其性能的最大短板,透视/几何变换也存在问题。
而当3dfx的Voodoo出现后,这些显卡都统统被轰成了渣渣。 3dfx诞生3dfx由三位SGI(硅图)前雇员斯科特·席勒斯(Scott Sellers)、罗斯·史密斯(Ross Smith)和加里·塔罗利(Gary Tarolli)于1994年成立。 说起SGI,在当时可是电脑图形界的大拿:他们开发出了OpenGL图形接口,《侏罗纪公园》和正在制作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电影的CG画面均使用SGI工作站渲染,尚未推出的任天堂N64主机也采用了他们的图形芯片。
3dfx的成立有些偶然:三人服务于SGI的一个分支部门,后部门被一家名为Media Vision(不是开发《战场女武神4》的那家日本游戏开发商)的公司收购,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正是板卡和3D图形。 1994年,Media Vision高管忽然被曝出做假账和偷税漏税,于是三人离开公司,从风险投资人戈登·坎贝尔(Gordie Campbell)那拿到一笔启动资金,创立了3dfx。 由左至右分別为3dfx创始人加里·塔罗利、斯科特·席勒斯、罗斯·史密斯和其早期投资人戈登·坎贝尔: (编辑:Z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