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是非多?网易话题端游《逆水寒》满月评
导语:然而就像游戏里师兄的台词一样:习武之道,过犹不及。《逆水寒》的主要问题是,日常和其他内容太丰富,给玩家压力太大了。每天仅做日常一条龙就要耗费三小时左右,遑论还有海量的主线、支线、副本、生产生活、庄园 然而就像游戏里师兄的台词一样:习武之道,过犹不及。《逆水寒》的主要问题是,日常和其他内容太丰富,给玩家压力太大了。每天仅做“日常一条龙”就要耗费三小时左右,遑论还有海量的主线、支线、副本、生产生活、庄园、PVP、帮会活动、奇遇等等玩法,平均一天在线6小时尚嫌不够;游戏的庄园系统颇受好评,很遗憾到现在我都没腾出空来研究,也没法给出详细、公允的评价。
或许有些读者觉得我描述太夸张,那我便讲一段自己“肝”《逆水寒》的真实经历:游戏开测时正赶上世界杯。记得一个周六,我午后上线——而且是很认真地玩,没有挂机、看风景耽误时间——一直打到晚上10点球赛开始还剩最后一次押镖日常没做完。当时日常每天0点刷新,看完球赛再打就来不及了,于是我趁比赛中场休息的15分钟光速上游戏打完了这最后一个任务,才如释重负安心下线看球,厕所都来不及去。 我的经历一方面证实游戏有独到魅力,令人着迷;另一方面这个内容密度确实需要极大精简空间。上周官方更新了一个“日常减负”补丁,然而减负力度很小,且方案思路清奇:官方砍掉了部分日常的副产品,想通过减少产出引导玩家放弃这些日常——可能我对汉语词汇理解有偏颇,我觉得维持收益不变,压缩时间和强度可以叫”减负“;剥夺一部分收益迫使人放弃叫”阉割“更准确。 “没钱不配呼吸”?《逆水寒》的二元收费模式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是个“雷区”。但我一样在游戏圈混,这是我们的饭碗;我又是那种会在游戏上花很多钱的人,也就不忌讳谈钱。《逆水寒》现在风评这般差,很大程度上是自业自得。 去年二测期间,《逆水寒》办了一次收费模式投票。我是“公平游戏”的信徒,但根据多年来对网易的了解,我果断投了道具收费。因为我觉得即便是点卡收费,网易也不可能做到我期望的“公平”程度,玩免费游戏我又不介意充钱,那么道具收费至少能让我省一笔点卡费用。后来看到结果时间收费碾压级胜出,我甚至有点悻悻不乐。 被国产网游“荼毒”多年的玩家想必对厂商的套路已经非常熟悉了。一款游戏“骗氪”与否跟是否时间收费无关,只取决于三个因素:资源稀缺性、可交易性、属性上限。
“骗氪游戏”的运行机制,这三者互相作用,形成链条:极高的属性上限和稀缺的资源,使正常玩家在版本迭代前不可能通过纯靠游戏内获取资源触及当前版本属性上限——即达成所谓的“毕业”。资源可交易又产生了潜在利润空间,就促使一部分玩家不消费自己”肝“出来的资源,而是选择卖给其他人,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搬砖党“和花钱提升实力的”土豪“。 至于MMORPG上限多高才合理,因人接受程度而异。就笔者个人而言,如果一个核心玩家(日均在线四小时以上)不氪金购买游戏资源,纯靠游戏内获取,能在版本迭代前达到顶端玩家数值的90%以上,那么这款游戏绝对称得上“良心”;能达到85%以上,还算是一款相对平衡的游戏;低于80%,就基本可以扫进“骗钱”之流了。至于“核心”未满“休闲”以上的中间层玩家,则至少要能达到上一版本的毕业水平。 《逆水寒》最终在平衡上能达到什么水平,现在还无法盖棺论定,至少要经过一两次资料片级别的大型更新后再说。但现在大家仔细想想显出哪些苗头、留个心眼总没坏处——不过顺带说一句,26号更新后,官方已经开始测试直接用元宝收购装备了。 (编辑:Z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