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林自述:我想把“网瘾治疗”做成艺术
导语:《平衡力》的主体是一个气球,它的材质是我仿照亚洲人肤色与质感制作出来的。气球上缠着的电线,是从网戒中心拿到、在学员们头上贴过的。它一开始飘在空中,在整个展厅里飘来飘去。后来慢慢跑气,掉下来,我就用处 《平衡力》的主体是一个气球,它的材质是我仿照亚洲人肤色与质感制作出来的。气球上缠着的电线,是从网戒中心拿到、在学员们头上贴过的。它一开始飘在空中,在整个展厅里飘来飘去。后来慢慢跑气,掉下来,我就用处理显示器那样的方法,用胶带把它粘在一边。 ![]() 《打字机》看起来最直观。上面是键盘,中间是注射器,最下面是一张动物皮。我用制作传统皮影的技术来处理这张皮,让它有了特殊质感。针尖和皮肤表面直接接触,稍微一碰就会刺进去,以此来制造一种一触即发的危险感觉。 《输入方法》里,我改造了几个输液瓶,让它看起来像是鼠标的样子,输液线就是数据线,连接到地上的两台电脑。两台电脑保持同步,一边是一双手用注射器键盘不停地打字,另一边是我采访过的那些网戒中心学员,他们说过的话,以这样的方式被观众看到。 ![]() 地上《鼠》的部分是比较诙谐、轻松的:一台电脑,旁边串着很多鼠标,中间是个老鼠笼子。这个作品在暗一点的环境里效果会更好,因为我用的是游戏鼠标,它们的光会一闪一闪,像呼吸一样。有几个鼠标已经被关进了笼子,还有几个仍然在外面。 电脑屏幕上会滚动播出一部两分钟左右的定格动画。鼠标(老鼠)在一个空间里游玩,最后被捉进笼子——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我对于这个装置的解释,但同时也是一个现场。这台电脑,它既是影片里的一个角色,又是在现场播放影片的设备。 ![]() 单个作品的力量是单薄的,几个作品放在一起,就形成了场域。它们能反复给观众提示主题,营造出一种氛围。 这种氛围说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很容易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玩过密室逃脱,密室逃脱就是营造一种恐怖、悬疑的氛围,它里面所有的物品和场景都为这个氛围服务。再深入一点儿,现在有一些实验戏剧,一个场地里分成两个舞台,同时演出不一样的情节,这又是一种制造氛围的手段。 实验艺术也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密室逃脱的氛围非常明确,实验戏剧呈现的东西也不难理解,而在艺术领域里,这种氛围很多时候是不确定的、特殊的,它既可以带有一些恐怖、血腥、失衡,又可以宁静、舒缓、有趣。 我很看重“有趣”这一点。我想,既然“戒网瘾”本身是件很严肃的事,那么,我们能不能让它变得好玩?事实上,可以。这就是艺术的作用。“好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逗趣,而是从新的角度给人们刺激,它的基础是审美。一件作品,不论是伟大严肃,还是轻松诙谐,甚至惊悚恐怖,你只要觉得它“美”,就可以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那么,我们在看待严肃问题时,换一个视角,它就很有可能也是“美”的。 我们都知道网瘾治疗这个话题很沉重,如果再从沉重的角度去谈它,人们会更不舒服。所以我想提供一个新视角,和原本大家对它的评价都不一样,不是家长的救星,不是孩子的地狱,把这些都抛开,跳出原有的立场,就能看到其他的一些东西。 ■3 我也要说一句很俗的话:艺术源于生活。 很多人都问过我,看不懂现代艺术、实验艺术,要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很多艺术其实没必要“看懂”,只要能感受到里面表达的一些东西就可以了。你的感受,甚至没必要和作者表达的东西一致。 比如《网瘾治疗计划》,一些观众看过之后来问我,是不是影射了“996”。这不是我的初衷,但很有意思。因为他们看懂了、体会到了作品里这种束缚、不舒服、不平衡的感觉,即使不了解网瘾,但每天上班就是面对电脑,生活一眼望不到头。他们在这样的感受中解读出“996”,我认为是很合理的。 ![]() 假如你一定要“看懂”,也可以去提前读读作者、策展人写的说明文字。有些时候,你的经历、观点、知识结构会与作者有交集,你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他们的作品。 我不是北京人。在考进中央美术学院之前,我一直在四川自贡上学。2007年左右,我开始玩《帝国时代》《反恐精英》《红色警戒》,这是我印象中最早玩到的电子游戏。 我上小学时,家里没有电脑,初中才开始去小网吧玩游戏。那时候自贡网吧市价是2块钱1小时,最便宜的能到1块5。班上三五个男生经常结伴去网吧,人不能太多,人多了动静太大,会被班主任逮到。一旦被逮,后续就是叫家长、挨骂、挨揍。我父母算是比较开明,即使被班主任叫去,回家之后也是以批评为主,不怎么打。 到了大学,我玩得最多的是“DotA”。我和中学的朋友们,只要一段时间没联系,就要上线一起玩玩“DotA”,聊聊天,相当于一种沟通方式。大家分散在天南海北,通过游戏连接在一起。 ![]() “网瘾”源于美国精神病医生戈登伯格的一个玩笑,它不是病(裴玉林创作时,WHO还未将“游戏障碍”认定为疾病——编者注),而是一类心理特点,或者性格特征。说它是“病”,更像是一种比喻,这种比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不经意间就会用上“拖延症”“手残”一类的词儿。“网瘾”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个模糊、没有被准确定义过的东西。如果你下功夫去了解,就会发现,每个网戒中心都有自己的一套“网瘾”标准。 (编辑:Z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