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白银时代”的中国游戏产业
独立游戏本就赚钱困难。推广的成本相对研发的成本太高。氪老师打算在一个游戏平台获得广告位,估计要花五千到一万块钱。另一位来自武汉的独立游戏制作者透露,大的市场行情是,少数几款独立游戏获得盈利,像自己这种有点名气的独立游戏人能够勉强维持,大部分独立游戏人赚不到钱。 这也和独立游戏人身上那股子理想主义色彩有关。查铃布认为,独立游戏应该具备独立精神,不受外部资金的干预。氪老师在大厂工作多年后辞职全职做一款机器人打擂的游戏,“因为这个游戏策划不可能被大厂的老板通过”。 去年版号审批暂停的时候,查铃布朋友圈充斥着版号买卖和租赁的信息。一位朋友花三十万买了一个版号,但查铃布没有去买:“独立游戏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 这种理想主义的愿景和现实相遇往往不会轻松。2016年遭遇版号政策时,查铃布情绪被点燃:“当时觉得这个事非常不可理喻。”一些游戏制作人试图联名上书,制造反抗的舆论,但收效甚微。 查铃步无奈之下只好妥协。她靠百度找到代办公司的广告,按线索打电话过去,第一个版号就这么办成。当时版号政策刚出,代办公司也不了解流程,查铃布收到一大堆要填的材料,但后来知道这些大多不需要填。 (编辑:Z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